佛弟子文庫

知足少欲的功德

索達吉堪布  2013/11/29  簡體字  大字體  護眼色

知足少欲的功德

何人稍財能知足,彼者財富用不盡,

若無知足求財者,恆臨痛苦如雨水。

任何一個人,稍微得到一點錢財就能知足的話,那麼他的財富就多得享用不盡。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財富,痛苦就像雨水一樣恆時連綿不斷地降臨到他的頭上。

寂天菩薩在《入行論》中讚歎了知足少欲的功德:「離貪自在行,誰亦不相干,王侯亦難享,知足閑居歡……逐欲未得足,生惱復失意,若人無所求,彼福無窮盡。」一個立志於修道的人,以出世離塵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業。如果討厭物質環境艱苦,怕自己吃不好,穿不暖,那麼他的心志已被物質的慾望分佔了,又何談修行呢?修德求道,必須要具足磐石般堅定的意志,一旦對外界事物生起羨慕的念頭,就會陷入貪婪的境地。治國安邦也必須具足行雲流水般淡泊的胸懷,一旦貪慾熾盛,便會墜入危險的深淵,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就很難實現。不知滿足的人擁有再多的財產,也不會覺得自己富裕。以前的阿匿轉輪王就是這樣,他已擁有整個四大部洲的財產,但還是覺得自己很窮,終於在這種痛苦煎熬中死去。

俗話說:「貧有貧苦,富有富苦,世間諸人皆是苦。」言下之意,無論富貴與貧賤,若人沒有一個滿足的心,就都會感受痛苦,當然安樂的本身也不是完全建立在財產方面的。天津某家商場一件衣服售價竟達二萬多元,想買而買不起的人心裡肯定很痛苦;有能力購買的人買了也未見得很快樂,因為他一輩子不可能僅穿這一件衣服,始終要換,而新換的檔次也不能亞於這件,就算是擁有一百萬資財的富豪,若天天更換如此昂貴的服飾,也定會叫苦不迭的。

少欲知足的行人應該像章巴聰仁波切那樣思維:「棄舍現世五欲不貪著眼前的享受為最好的佈施;所作皆為有情即是最好的饒益眾生;於何境皆能滿足者乃最好的富翁;至何處都能適應即最好的家鄉;於何地都能安睡乃最好的寢室;修證產生厭離朋友之心就得到了最好的朋友;修行能堅持到底就是最好的男子漢;能得自在即是最好的精進;心不隨貪嗔之勢而轉為最好的悲心;不起非理作意就是最好的持戒;心具修證就是最好的空行攝持。」大德傑確巴也說:「心裡沒有負擔的快樂是無比的,不作無意義之事的順利是無比的,心無所求地坦然而住之利益更是無比。」

末法時代,一些修行人日益富裕,但常常卻因心不知足而使煩惱猛增,此時若能將財富轉為道用,觀其如夢如幻無實意而舍棄對它的執著,隨力將自己的有漏資財上供三寶、下施眾生才可得到最究竟的安樂。不知足也不懂得正確使用財產的人已被貪婪的鐵鐐所繫縛,在無窮盡的追求財富中,愚人會感受很多痛苦,就像秋天的雨水般連綿不斷。故當以仲敦巴格西的警句加以約束:「我今求解脫,無須利敬縛。」

漂泊輪迴諸眾生,晝夜拚命求財富,

知足之士雖得財,亦如菩薩施他眾。

施舍一切圓施度,若起瞋恚增安忍,

人足亦可隨喜故,佈施修法之根本。

無始以來於輪迴中漂泊流轉的眾生,夜以繼日地拼掉性命為錢財奔忙。知足少欲的人雖然得到錢財,卻像菩薩那樣施舍給他人。施舍一切財物圓滿佈施的功德後,別人若對他起瞋恚之心,反而能使他增上安忍度。當受施者感到滿足時,他也隨之生喜,是故廣行佈施是一切修法的根本。

「諸眾生」本來是指在六道中流轉的一切有情,在此主要講人類。因為求財與佈施是智慧的人類所做之行為。「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」於滾滾紅塵中忙碌的世間人,已將之淋漓盡述。置身繁華的市場,看一看起早摸黑做生意的商販;到農村觀一觀辛勤耕耘的農夫;去工廠瞧一瞧聚精會神操縱機器的工人們,當知如是的勤苦和辛勞,大部分是為了積累一些財產,使生活過得更舒適。他們如此勤奮求財,倘若無有前世的福報作鋪墊,則只能是勞無所得。

了知此理,那些通過勞動但卻未獲得財富的人也就不要怨天尤人、大呼不平了。比如春天未曾下種的農夫,縱然每天都在田裡辛苦勞作,到了秋天仍然不會得到自己所欲的果實,這能怪老天不公嗎?不僅是人類,且連旁生螻蟻也無時無刻不在為財食奔波。如空中匆匆飛行的小鳥,黑暗下冒著生命危險東張西望的老鼠……若人除了求錢取財之外什麼善事也不做,懵懵懂懂地虛度人生,這與畜牲有什麼差別呢?已得人身而不修行佛法,不為眾生和自己做究竟有利之事,真有如往詣寶洲之人而空手返回一般,實誠可悲。

知足少欲的智者和大德高僧們對財產無有貪求,但因他們深厚的福德因緣所致,財富往往不求自得。在得到財產之後,他們就會像登地菩薩那樣將之佈施給一切眾生,他們所施甚廣,包括內身外物、正法甘露以及善根功德盡數奉出。依此善舉終將圓滿佈施度,即可名副其實的榮稱登地菩薩。現代人有的誤持一種觀念,認為有財產才能佈施,而貧苦的人就永遠沒有佈施的機會了,孰不知佈施並非完全建立在財富之上,有無舍心才是至關重要。

有的人對圓滿佈施度的界限模糊不清,以為要解除一切眾生的貧苦才算圓滿。寂天菩薩說:「若除眾生貧,始成施度者,今猶見饑者,昔佛云何成?」又云:「心樂於眾生,生財與果德,依此施度圓,故施唯依心。」所以佈施圓滿是指心能舍一切,而不是在外境上安立——所謂消除一切眾生貧苦才算施度圓滿。

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,所以在佈施之時,有些受施者非但不滿足,反而會生起嗔恨或嫉妒之心,以致百般刁難。佛在因地行佈施度時,常常遭致惡劣者的猜忌與陷害。久遠劫前,提婆達多曾為天帝,因不忍菩薩行施的功德廣大,故極盡險惡計謀之能事。他多次變化,先由乞討銀錢,進而討要國家。在菩薩失國後,還兩度討去馬車,繼而又厚顏逼債,使菩薩陷入困境,最後又採用偷盜、殺戮、嫁禍於人的手段,欲置菩薩於死地。然而終究惡人報應昭然、天地稱快。菩薩以神通力觀察,明知天帝作惡而憫然不報,令人肅然起敬。如是菩薩在圓滿佈施度的同時也積累並增上了安忍的功德。

另一種人在得到惠施後會感到滿足,因為滿足高興的心情容易生起善心,復對恩人滿懷感激之情,並為之祈願祝福。這一念善心的功德和加持也是不可思議的,為此,菩薩會隨喜這份善心,以受施者的歡喜為自己的歡樂。如是以隨喜心,菩薩便於無勤中又增上了善業功德。《彙集經》中云:「三千須彌可稱量,隨喜善根不可量。」因此佛說佈施是修習一切佛法的根本,也是最方便易行而能得大福德的殊妙法門,並且也是菩薩六度萬行,究竟成佛的第一因。所以,依靠佈施行者非但不墮惡趣,且能得到善趣暫時的安樂乃至究竟解脫輪迴的無上大樂。

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
索達吉堪布文章列表

佛教千僧齋的由來與功德

何為千僧齋? 千僧齋會,顧名思義,即同時佈施一千名僧...

人怎樣才能夠清除自己的慾望

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,因為地處偏僻,香火一直不旺。...

聰明的烏龜

在河邊的草叢中,有一隻烏龜。一天,當它正在美滋滋地...

善小而為 無量功德

曾經在法國巴黎的一處車站,由於一位青年沒有車票而闖...

宣化上人:地藏菩薩的功德利益

佛告普廣菩薩。未來世中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聞是地...

不可為貪功德致放生變放死

放生,是《梵網經》,《金光明經》等所說到的。佛法不...

持誦《地藏經》的功德利益

《地藏經》又稱《地藏本願經》《地藏本行經》,是大乘...

佛經中關於邪婬的果報和戒婬功德

節選自《慾海回狂》(白話) 清周安士著,是被印光大師譽...

富貴人生的八個特徵

人人皆求富貴,什麼才是真正的富貴?網絡上有句流傳甚...

今欲脫離苦果,惟有一心念佛

佛說三界唯心,一切唯識。 以真心隨緣,而成妄識,妄識...

恆真淨土變現淨土

今天我們講的淨土的第三個概念,叫恆真淨土。也就是釋...

即使雨金錢,欲心仍不滿足

即使雨金錢,欲心不滿足。智者知婬欲,樂少而苦多。 世...

紫金缽

從前有一位高僧,名叫金碧峰,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。...

念佛的十種心

「念佛之人,雖觀如來相好,而不生愛著之心;於無念中...

感恩帶來富裕的人生

朱子治家格言上說: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...

淨土宗的圓融頓悟及其影響

佛教傳入中國,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,有關淨土的經典翻...

放生蛇反遭咬,結果意想不到

晚上,和老媽閑聊。她問我:你還記得小阿公嗎?小阿公...

聖嚴法師《安心就能安世界》

只要有人的一天,只要有地球的一天,只要是生存在地球...

氣功,神功,鬼功

現在全世界到處都講氣功,可以說是一種時髦的東西,所...

人生諸多不幸的三個根源

在生活中,有人會常問,為什麼老是學習工作不順利,常...

心量越大的人,越能成就大事

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。自己真正發了菩...

學禪者應注意的十事

有學僧問寂室禪師道:請問老師!在禪門中,應該具備些...